经济内循环是指

时间:2023-11-07 15:01:07    阅读:83

经济内循环是指

 

一、什么是经济内循环?

经济内循环是指依靠国内市场和国内资源的消费和生产来实现经济增长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简单来说,就是通过提高内需、扩大内需和优化产业结构等方式,实现国内市场的升级和优化,让国民经济实现从对外依存到内生型转变。

1.经济内循环的背景

经济内循环是由当前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和外部环境中的不确定性共同作用下,出现的一种中国经济自主发展的理论和实践探索。2020年COVID-19疫情,使得全球经济遭遇意想不到的打击,中国经济面临的压力也比以往更大。在这种情况下,内外联动中,内部资本、技术和市场红利的潜力被发掘,成为疫后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新空间和法宝。

2.经济内循环的特点

经济内循环不是简单的以内需取代外需,而是在已有的市场基础上,开拓新的消费领域,发掘新的生产潜力,并实现国内市场深度融合和协同创新的发展战略。具体包括:

1)注重发展本土优质产业和大众消费,实现从质量到效益的提升;

2)注重优化产业布局,促进产业协同和互补,提高综合效益;

3)注重科技创新,以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和全要素生产率;

4)注重绿色低碳和节能减排,增加发展的可持续性。

二、为什么要推行经济内循环?

推行经济内循环,对于缓解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外贸、外计划和外投资压力,以及增强国内市场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1.缓解对外依存的压力

中国当前经济的发展模式依然存在对外依存和外贸出口比较高的问题,而发达对我国的贸易保护措施、不断升级的技术封锁、以及疫情等因素的影响更加突出,经济内循环成为一种关键方法,可以有效地降低外贸依存度,保证中国经济的平稳发展。

2.提高国内市场的竞争力

经济内循环的关键是要通过扩大国内需求,培育新的产业和服务,发掘新的市场增长点,提高国内市场的现代化和竞争力。这将有助于推动“双循环”一体化,提高中国对外开放的质量和水平。

3.增强中国经济持续发展能力

通过推进经济内循环,不仅可以弥补原有的经济短板,而且可以实现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提高创新能力和再造能力,从而推进整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高质量发展。

三、如何实现经济内循环?

实现经济内循环的关键是要通过加快技术创新、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推进市场化、法制化改革等方式,促进中国经济体系的深刻转型和深度融合。

1.加快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此外,推进技术创新还可以激发和扩大内需、增加劳动就业、提高能源效益、促进可持续发展和创新型建设。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对于经济内循环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以数字基础设施、物流、能源、城市化、生态文明、创新、科技等为重点的一系列基础设施领域的建设。在提高基础设施能力的同时,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的市场化机制,坚决杜绝重复建设和浪费,由政府和市场共同发挥作用。

3.推进市场化、法制化改革

推进市场化、法制化改革,可以用制度保障稳步推进经济内循环。例如,建立人才流动、企业并购、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市场化机制,以及加快法制化进程,如推进一揽子的立法和配套制度建设,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和风险预警机制。

四、经济内循环对于中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经济内循环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必要选择和重要战略。它促进了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提高了国内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未来中国经济长期发展开辟新的空间。至此,我们发现:

1.中国的经济发展任务是从规模扩张阶段进入质量提高阶段,即“不走过去的增长道路”;

2.在全球化、分工和市场化的条件下,内外联动和优势互补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可持续基础;

3.中国未来的紧急任务是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升级、转型升级和创新型建设。

在不断推进内循环的同时,中国也将坚定不移地推进对外开放,通过双循环一体化,加快参与全球治理和优势互补,为经济全球化提供创新模式和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

总之,经济内循环的实施,既是应对外部挑战的主动调整和突围路径。又可以优化调整经济结构、弥补本国发展不足和提升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经济内循环还将推动中国经济不断向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迈进。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