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是什么
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是保证金金融机构向中央银行缴纳的一定比例的存款,用于保障金融机构资金流动性和防范风险,也是央行调控货币政策的重要手段之一。
一、存款准备金的定义和作用
存款准备金是指商业银行、财务公司等金融机构按照一定比例从其存款余额中缴存到央行的一种强制储备。
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实施可以发挥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1. 维护金融机构的流动性
收取存款准备金可以将金融机构流动性过多分散到中央银行,这可以减少金融机构资金流动性的波动。
2. 防范金融风险
存款准备金制度可以从制度上约束金融机构放贷不过多,从而防范经济风险。
3. 调节货币市场
存款准备金制度是央行实施货币政策的重要手段,央行可以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比率,达到调节货币市场的效果。
二、存款准备金制度的演变发展
存款准备金制度从简单的储备金制度到复杂的准备金制度,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
1. 储备金制度
早期,央行采取的是储备金制度,即由金融机构向央行缴纳一定比例的存款,以约束金融机构的贷款行为。但是这种制度存在缺陷,因为政府无法干预银行的货币政策,造成了早期金融市场的不稳定。
2. 准备金制度
20世纪50年代,中央银行采用准备金制度进行调控。该制度在储备金制度的基础上,增加了公开市场操作、贴现窗口、票据担保贷款等政策工具,为央行更为具体的货币市场调控提供了手段。
三、存款准备金比率的调控
存款准备金比率是指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中必须要上缴到央行的部分,其比率是金融监管机构制定的。我国于1985年开始实行存款准备金制度。截至2021年,我国存款准备金比率为10.0%,如果商业银行缴存不足存款余额的10%,则需要向央行补缴,如果缴存超过了10%,会产生超额准备金。
存款准备金比率的调控是央行实施货币政策的重要手段,如果想要缩小货币供应量,央行会提高存款准备金比率,缩小银行的信贷资金规模;相反,如果要扩大货币供应量,央行会降低存款准备金比率,扩大银行的信贷资金规模。
四、存款准备金制度的不足
存款准备金制度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在制度层面上解决。
1. 对商业银行的资金成本过高
由于存款准备金汇入央行后将无法使用,因此商业银行需要通过发行债务和向客户吸收更多存款来筹措资金。
2. 存款准备金制度过于繁琐
存款准备金制度需要不断调整存款准备金比率,给金融机构带来了一定的负担,也会对金融机构的业务常规产生一定的影响。
五、总结
存款准备金制度是央行实施货币政策的重要手段,具有维护金融机构流动性、防范金融风险和调节货币市场等作用。存款准备金比率的调控是央行实施货币政策的重要手段。但存款准备金制度也存在问题,需要不断完善和改进。对于金融市场来说,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存在是必要的,是金融监管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