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寻觅觅"壳资源"是什么意思?如何判断壳资源?
寻寻觅觅"壳资源"
由于"买壳热潮"的兴起.-一时间三线股中黑马奔腾。"壳资源"炙手可热.一系列壳公司虽然业绩平平,却走势惊人,连拉阳线,让老股民震惊不已,新股民大开眼界。既然"壳资源"如此诱人,,那么,能成为购并对象的"壳资源"的挖掘工作成了当务之急。
对壳资源的判断可从以下途径著手:
1.行业前景不佳
我国经济经过近 20年的快速发展,一些原本短缺的行业已趋于饱和,这些行业已经渡过了其生命周期的黄金阶段,而进入成熟期,其获利能力和成长空间越来越小。因此,整个国民经济在产业结构上面临着全面调整,那些目前就已显出疲态的行业尤其需要将沉淀在其中的资产转移到新兴行业中去,作为稀缺资源的"壳资源"当然也面临着一个行业转移的问题。
所以,对我国已高度饱和的纺织、普通机械机床、商场过度密集的城市商业、严重过剩的普通建材、缺乏营销能力的部分高校产业等行业,就面临着一个行业转移契机。进人 1998年以来,市场热炒的重组板块正是分布在上述行业当中.如深、沪两市的本地低价纺织股嘉丰股份、南通机床等机械股、环字股份等商业股、南洋实业等长期经营不佳的高校产业股。循着这样的一个行业选择思路,我们可以遵循新兴,T业化在其经济发展过程中行业转移的顺序,来不断发现下一个可进行行业转移的重组板块,从而把握先机。
2.政策导向
当前的政策在市场导向上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寻求壳资源时必须把握政策的支持点,从目前情况来看,那些经营持续滑坡的低效益企业如进行重组购并,得到政策支持的可能性较大。在行业转移上,政府也有鲜明的政策方向性,近期热炒的纺织、板块是紧眼当前政府先行突破纺织行业改革的政策指引。机械行业作为 ·个的工业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当前这一行业由于小而散。技术开发能力严重缺乏,因而导致了该行业竞争力的全面衰退,因此有理由相信该行业会成为下一阶段政策支持的重组重点。
3.地方政府意图
由于我国近 20年来的改革基本上是一种行政放权式改革,地方政府对地域经济的控制力极强,因而重组购并能否成功,在直接意义上往往受制于地方政府的意图。由此来看,对壳资源的判断必须结合当地政府在这—领域的态度。如 1998 年上海本地重组股的火热与上海市政府以开放的心态对待外地企业的重组有很大关系,相反那些观念落后,抱着"肥水不流外人田"的陈旧心态的地方政府就很难对本地域上市公司的重组购并采取有力的支持措施。目前四川、辽宁、上海,、1东、浙江等地区在这一领域的态度较为积极。
4.股本结构清晰
股本结构复杂的上市公司在购并成功的可能性和后续经营上存在较多困难,因而此类公司一般来讲较难成为重组的对象,而股本结构相对简单的上市公司有可能人选,这也是市场上 B般企业为何在题材上稍逊一筹,而单纯由法人股和流通股构成的公司更受欢迎的原因、
5.股价长期低迷
一般来讲,市场在寻觅潜在的壳资源时,都要考虑重组成本。而股价长期低迷的公司火都经营不住,公司现任管理层无力在成长性方面大显身手。这对外在购并力量来讲,在谈判时就处于较有利地位,而且更能得到股东的支持。毕竞股东觉得新的力量介入公司后可能改善公司的经营状况,从而在股价上得到反映,最终也提高股东的投资回报率。
6.母公司回天乏力
通常来讲,如果上市公司的母公司仍具备一定实力的话,就不会允许外在力量的介入,而只有在母公司已无力再通过资产的划拨来提高上市公司账面收益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对外在力量的介人持欢迎态度。毕竟,外在力量的介入为母公司收益的提高也提供了一种可能,最起码让母公司甩掉了一个包袱。
7.授资恨行的介入
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使得企业界面临许多前所未闻的新问题,资本市场上各种运营技巧对大多数上市公司的管理层来讲。就是需要补上的一课。因而,在大多数案例中如果没有实力券商的介入,公司经营层对公司的发展方向往往难以作出方向性的改变,而在券商可谓旁观者清,能够从新的角度为企业的发展提出新的思路。因此,如果有投资银行先期介人上市公司的运营,就为可能的重组购并打下了观念上的基础。
对壳资源的判断需要结合以上多个角度来综合判断,单纯从某一个方面作出猜测会在二级市场的投资上带来灾难性的后果、比如在近期的行情中如果只注意到低价培的特征,而忽略其他特征,就会在投资上陷入误区。同时,即便综合各种因素判断出某个上市公司可能成为壳资源,也不能就此认定其业绩短期就能真正改善,重组购并毕竟是长期投资,上市公司的壳也不能像邮票或楼花一样,无限地倒买倒卖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