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市依然处于初兴阶段是什么意思?究竟怎样准确地描述当前中国股市所处的发展阶段呢?
中国股市依然处于初兴阶段
自 1990年12月以来,中国股市的运行已有7年多。在这期间,包括管理层在内,绝少有人集中地论述中国股市目前究竟处于发展中的何种阶段。事实上,对"阶段"的探讨,涉及对形势的总体判断,进而可以决定其未来的发展取向,并根据惰势的转化采取不同的因应策略,作为投资者,也可以在这一"特定的阶段"设计保全和发展自我的思路。
对于"阶段"的认识,有人用"形态开发"和"功能开发"来描述,以为现在是由形态开发向功能开发转化的关键时期。我以为是不妥的。形态开发是一项基础工程,功能开发是基础工程铸就后作用的发挥、它通常是前后相继的两个阶段。而且一般适用于楼宇、道路工程、市场建设等有形的载体。就股市而言, 当然也存在形态开发的问题,如网点的开辟、卫星传输线路的设置、法规的健全、人员的配备等,但这些在股市发展的最初几年就已到达一个较高的水准。
同时,就股市功能的发挥情况看,其融资功能、投资功能、纳税功能、就业功能及利益调节功能等,在股市开辟伊始即已存在,而非在"形态开发"之后才出现。尽管几年来股市功能愈益明显,作用愈益增大,但这都是在过程中逐步显现的。
也有人说目前进入了结束"试验阶段"后的新阶段。这一观点不无道理,却未能指出现在究竟处于何种阶段。中国股份制改革和中国股市的开辟,是在"姓资"与"姓社"、"姓私"与"姓
公"的反复争论中走过来的,92 年小平同志发表的南方谈话时还在极力倡导"大胆地试",直到十五大报告才正式表明了我党的鲜明态度;"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有利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有利于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这一论断标志着长达十三年的股份制改造试点和近十一年(从 86年柜台交易算起)的股市运作试验阶段结束。试验期结束了,是放开手脚的全面推进,还是巩固、完善基础上的有序发展,却是费思量的。
还有人喜欢用"成熟的"与"不成熟的",或"发达的"与"发展中的"这些字眼来评价、揭示一个市场的性质,并以此来证明一个市场的阶段性特征。毋庸讳言,中国股市目前仍是发展中的、不成熟的。
但是,一个市场的成熟与否并不与市场的规模、发展周期的长短具有内在的必然联系。规模列全球三甲的东京股市80年代末扬起无穷"泡沫"并于 90年代初无情"捅破"后,迄今仍饱受其苦;各大股市从 80年代中期以后,丑闻迭出,动荡迭现,数不胜数。在游资急增,经济一体化及对投机纵容的大背景下,股市成熟的进程大大延缓,从某种意义上说,不成熟是的,而成熟是相对的。既然这样,用成熟性来描述市场就显得意义不大了。
究竟怎样准确地描述当前中国股市所处的发展阶段呢?
关于这一点,我们要结合我国的国情和世界股市发展的历程与现状来加以分析。首先,我们现在处于并将长时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目前,依然是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科技教育文化落后;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还有相当的贫困人口;地区经济文化发展很不平衡;与世界先进水平还詹冒等?
有较大差距……·这种对自我的"解剖",才能寻求一个准确的"定位",激昂起强大的发展动力。毫无疑问,发展股市也应与我们的基本国情相适应,与生产力水平、国民素质、经济结构、产业布局等保持协调,既不逾越这个阶段,也不滞后于这个阶段,围绕发展社会生产力这个根本任务,推进国企改革,同时保持稳定的社会秩序。其次,世界股市现在处于并将长时期处于不断变革、调整、动荡之中。
中国股市尚处于婴稚时代,经验少、时间短、阅历浅,世界股市的成长史正好可以成为一面镜子。不少知名股市已是几起几落,有的生而复灭,有的死而复活。目前新生股市如雨后春笋,全球股市已进入"战国时代"、 在不断分化、瓦解中求得整合。放眼世界,可以明是非、知兴替,扬长避短,最主要的是找到自己的恰当位置。
在97年下半年由南而北席卷除中国内地以外太平洋沿岸或地区的金融风暴发生的大背景下,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在 11月中旬联合召开了全国金融工作会议,规格之高、形式之庄严,为历史所未见。会议要求,力争用三年左右时间,大体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金融机构体系、金融市场体系和金融调控监管体系,基本实现全国金融秩序明显好转。
化解金融隐患,增强防范和抵御金融风险能力。金融市场中最重要的是货币和资本市场,相比之下,在目前这一阶段,资本市场更活跃、影响更大。所以,这次具有历史意义的金融工作会议实际上为中国股市指明了现状和趋势。
概而言之,中国股市目前依然处于初兴或萌芽阶段,还只是整个初级阶段的前一部分,而这一部分的结束大约要到 2000年前后。这不单纯是从时间意义来考察的,更在于是从市场规模、投资意识、法律环境、监管能力,与国民经济关联度、市场发展潜力的实际状况来研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