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投资准则第 13 条∶ 价格并不是价值的标准
第 13 条∶ 价格并不是价值的标准
近年来,我的投资重点 已经转移。我们不想以更便宜的价格买最 糟糕的家具,我们要的是按合理的价格买更好的家具。 ——沃伦·巴菲特
人们通常认为,商品的价格是围绕着其实际价值上下波动,虽然 有时会过高或过低,但总是被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在大多数投资者 眼中,一家企业的股票价格和价值的关系也是如此。 实际上,股票的价格和价值是有一定的距离的,即两者存在背离。 在巴菲特的投资策略中,他正是利用股市中价格与价值的背离, 以大大低于股票内在价值的价格买入股票,在股价上涨后以相当于或 高于价值的价格卖出,从而获取超额利润。巴菲特称之为"用40 美分 购买价值1美元的股票"。
内在价值可以简单地定义如下;它是一家企业在其存续期间可 以产生的现金流量的贴现值。但是内在价值的计算并非如此简单。 正如我们前面定义的那样,内在价值是估计值而不是值,而且 它还是在利率变化或者对未来现金流的预测修正时必须相应改变的 估计值。
如果有两个人根据完全相同的一组事实进行估值,几乎不可避 免地得出至少是略有不同的内在价值的估计值。即使是两个像巴菲 特这样的人也是如此。
在对某企业的价值评估中,更大的困难和挑战是内在价值取决于 公司未来的长期现金流,而未来的现金流又取决于公司未来的业务情 况。未来是动态的、不确定的,预测时期越长,越难准确地进行预测。
正如巴菲特所说∶"价值评估,既是艺术,又是科学。" 最初,提出股票价格与价值分离的是美国的帕拉特。他在 1903 年 出版的《华尔街动态》中指出,在理论上,股票价格与真实价值是一 致的,但实际上两者差异颇大。他认为,两者差异的现象并不限于股 票,其他财产也有这种情形,只是股票比较特殊而已。
就价格的形成而言,是由供需因素来决定的,不 见.得与直实价值 完全一致。除了形成股票价格的主要决定因素——真实价值之外,还 有许多其他的影响因素,诸如各种好坏消息、证券市场结构、股市人 气、投资气氛等,加上许多参与进来的外行投资人所形成的各种判断。
虽然帕拉特的分析理论缺乏 "严谨性",但是这也正好印证了股神巴 菲特的投资理念。 正如巴菲特的投资案例中所表现的那样,股票价格固然重要,但 最终决定是否买进,还是要靠对该公司内在价值的判断。即使该公司 当前的股票价格很低,如果内在价值也低,那么更好不要持有。
相反,只要该公司的价值估价符合一定的投资要求,那么即使股 价稍微偏高,这只股票也有长期持有的必要。
这种情况在巴菲特的投 资生涯中经常出现。 在价格和价值的判断中,不能忽略两者之间的联系,因为价格始 终是要以价值为中心的。同时也要时刻想着它们的差距,不能被市场 上的价格蒙蔽双眼,忽略了企业的内在价值,因而错失投资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