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情况下计入资产处置损益
什么情况下计入资产处置损益
1. 资产处置的定义
资产处置是指企业将其拥有的、使用的或管理的资产以其他非常规方式处置的活动。资产处置包括但不限于出售、报废、转让、赠与、损坏等。
2. 处置资产形成的损益
处理资产形成的损益是指企业处置资产时,根据成本原则计量的资产净额和处置收入之间的差额。当处置资产的净额超过处置收入时,形成处置净损失;当处置资产的净额低于处置收入时,形成处置净收益。
3. 什么情况下计入资产处置损益
资产处置损益主要是指在企业经营活动中,当资产被处置时,计入利润表的损益项目。以下是一些情况下资产处置损益的具体应用:
3.1 资产出售
资产出售是指企业将其拥有的资产以交换非货币资产的方式出售给他人。在资产出售过程中,当处置资产的净额低于处置收入时,会形成处置净收益,这部分收益需要计入资产处置损益。
3.2 资产报废
资产报废是指企业根据法律法规或者合同约定,将处于不能使用状态或者无法继续使用的资产进行处理。在资产报废过程中,当处置资产的净额低于处置收入时,也会形成处置净收益,需要计入资产处置损益。
3.3 资产转让
资产转让是指企业将其拥有的资产以售卖、租赁或其他方式转让给他人。在资产转让过程中,如果处置资产的净额低于处置收入,则会形成处置净收益,需要计入资产处置损益。
3.4 资产赠与
资产赠与是指企业将其拥有的资产免费转让给他人。在资产赠与过程中,当处置资产的净额低于处置收入时,会形成处置净收益,同样需要计入资产处置损益。
3.5 资产损坏
资产损坏是指企业的资产因自然灾害、人为原因等造成无法继续使用或者无法按原有条件使用。在资产损坏过程中,当处置资产的净额低于处置收入时,也会形成处置净收益,需要计入资产处置损益。
总结来说,当企业处置资产时,如果发生了资产净额与处置收入之间的差额,无论是处置净损失还是处置净收益,都需要计入资产处置损益。这些损益会体现在企业的利润表中,对企业的经营业绩产生影响。
上一篇: 什么情况下确定收入
下一篇: 什么收入可以冲减管理费用